-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解读
发布时间:2017/6/27 浏览次数:746
1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概念及其推行
1.1安全生产标准化起源和发展
200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定》(国发[2004]2号),第一次提出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要求制定和颁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质量工作标准,其中对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提法在我国安全工作的历史上,是一个新的起点;文件明确要求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在矿山、危险化学品、机械等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0年发布了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正式明确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为“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AQ/T 9006标准还规定了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涵盖的13个核心要求,并规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AQ/T 9006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展开的阶段。
2010年国务院23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出,全国生产安全事故逐年下降,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文件进一步要求企业“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所谓建设,就是要求企业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一项长期的、持续改进的基础工作。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国务院安委会2011年5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要求冶金、机械、烟草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规模以下企业要在2015年前实现达标。
1.2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国家局《2010年烟草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提出了安全标准化、安全信息化和安全文化的“三化建设”要求,其中特别提出:切实加强行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操作层面的技术支撑,保证生产经营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和作业人员行为处于安全受控状态,促进行业整体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的提升。
在2010年烟草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局领导特别要求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国家局将组织相关单位共同开展行业安全标准的制定、完善工作,并在有条件的企业中试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评价,使企业逐步将管理和技术标准纳入到安全管理体系,推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行业整体安全管理绩效的提升。
根据国家局的要求,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运行司组织,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编单位,开始了《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编制工作。
1.3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编制和发布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已历时3年,自2007年开始制定集团安全标准化系列标准,并开展了自我评价活动,得到了国家局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领导的好评。为贯彻国家局精神,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国家烟草专卖局申请行业安全标准化规范制订项目,2010年3月,国家局正式将行业安全标准化规范制订项目纳入年度烟草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确定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承担单位。
为确保《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在行业内的广泛适用性,由国家局安全运行司牵头成立了《规范》编委会,编委会成员单位包括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运行司、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中烟工业公司、福建中烟工业公司、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河北中烟工业公司、吉林省公司、云南省公司和协作单位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经过研讨、调研、成员单位评审、专家评审、烟草企业安标委函审等流程,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分技术委员会于2011年3月10日对《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标准项目进行了审定,形成了审定结论,并高票通过;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审定,并认为该标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议予以发布实施。2011年3月2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以国烟科(2011)153号文件发布了YC/T384-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三个部分的标准,自2011年4月1日起实施。
2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推行和应用
2.1 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发布后,国家局下发了国烟办综〔2011〕261号《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规范》(YC/T384—2011)全面规范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方法、途径和标准,为全行业规范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基础建设水平,提供了管理、技术支撑。烟草行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强化行业安全监管,改善企业生产安全设施设备和工艺水平,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意识和规范生产安全行为,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确保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的重要举措。
通知要求:各单位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加强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广泛动员,全员参与,全面推进《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规范》在行业内的全面实施。 各单位要在现有安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规范》,组织开展标准的宣贯和推行实施工作,制订适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方案或实施办法,针对设备设施、岗位操作、作业场所等方面的安全基础管理、安全技术和现场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逐步建立起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相结合、富有本企业特点、可操作性强、基层员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企业安全标准,促进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有效运行。
2.2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管理体系的关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搭建了先进的、规范的、系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架构和平台,但体系标准并未也不可能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职业健康安全具体技术和管理规范、绩效评价等作出具体要求;如何使烟草企业管理体系架构和平台内的基础管理、安全技术和现场要求具体化、量化和细化,使管理体系具有运行和考核的准则,实现绩效的不断提升,是许多企业在正在探讨的课题。
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规范标准作为体系运行的准则,则可对体系运行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支撑,实现体系绩效提升;同样,有了体系管理架构和平台的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规范要求方可得到持续的执行和改进。
正是基于上述需求,《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的17个要素全部纳入其中,实现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机结合,在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同时促进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3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整体架构及其应用
为使用便利,《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标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YC/T384.1-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第1部分:基础管理规范》;YC/T384.2-2011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第2部分: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YC/T384.3-2011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第3部分:考核评价准则和方法》。标准适用于烟草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含烟叶复烤、卷烟制造、薄片制造、烟草
收购、分拣配送、烟草营销等企业及下属的生产经营单位,不含烟草相关和投资的其他企业,如醋酸纤维、烟草印刷等企业;烟草相关和投资的其他企业可参照执行。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涵盖了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危害、食品卫生等安全领域,但未包含治安保卫、专卖稽查等内容;涵盖了烟草企业通用的、主要的风险控制要求;涵盖了基础管理和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现场管理等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要求,并突出了安全技术的主导地位。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包括了基础管理的21个模块及下属67个要素,烟草企业通用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的17个模块及其下属76个要素,工业企业的4个模块及其下属20个要素,商业企业的3个模块及其下属10个要素;共计46个模块,172个要素,15.7万字,涵盖了AQ/T 9006规定的所有核心要求,并根据烟草企业特点,补充和增加了相关规范要求。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并不取代国家、行业的其他标准,而是将其他标准的要求转化为操作性规范,同时对国家、行业标准未覆盖的内容补充必要的操作性规范。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作为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因此,标准所规范的要求,并不是最高标准,企业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等文件时应对其规范要求加以引用或转化,企业的规范要求可高于行业标准的要求。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应用可包括:基层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内部安全基础管理、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的依据,并以此进行内部安全检查和安全标准化自我评价;省级工业公司和商业公司对下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督检查依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各省工业和商业企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的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各省安监部门对烟草企业实施监督的依据。其中,基层生产经营单位的应用是关键,是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核心环节,也是本规范编制和推行的基本目的,生产经营单位是规范实施的主体。
依据《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架构和内容,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其体现的“过程管理”和“系统管理”理念。所谓过程管理,是指每个要素“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规范了过程的输入、输出、程序和检查四个基本内容,体现了策划、实施、检查和处置PDCA循环要求;规范中多处要求对法规和上级要求、管理对象、管理依据等进行识别,建立清单或台账,目的是确保输入完整,只用清楚了输入,才能进行策划和实施;多个要素规范了记录、资料的要求,目的是能够对输出进行验证,验证其是否满足了输入的要求;规范中每个要素的核心是规范本要素相关活动的程序,即流程和要求,是策划的结果,也是实施的依据;相关要素还规范了过程前、过程中、过程后的监视和测量要求,即通过检查来确认输入是否完整、程序是否可行,实施是否有效,为改进过程提供依据。所谓“系统管理”,是指规范在设置各个模块和要素时“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规范第1部分、第2部分的各个模块和要素,不仅包括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和日常管理中风险控制主过程的规范要求,还包括了人力资源、设备管理、采购管理、标识管理等安全工作支持过程的规范要求,也包括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管理过程的规范要求,以求通过系统管理,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第1部分:基础管理规范
..........
详细资料请下载:/upeditor/file/20170627/20170627102992319231.doc